延續助人自助的精神
蔡明芝 (食品及營養科學/四)
我的興趣廣泛,曾經到不同機構參與義務工作,有較前線的,協助社工接觸隱蔽長者;也曾輔助一些比較後援的工作,例如以營養師助理的身份輔助營養諮詢或製作教材。他們使我增廣了無論在自己學科以內或以外的見識。我的服務對象眾多,當中包括兒童、劏房户、清潔工友、病人等,而其中服務最多的對象是長者。在不同規模、背景的機構擔任義工,令我最深刻的反思和體會,就是「助人自助」的道理。「助人自助」,意思是幫助他人,讓他們在有需要時,為自己找到支援。
曾經有幾次做義工時,我感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力量未足輕重。誠然,義工們都本着一個幫人的心態,但我反省到自己的能力其實有限,不可能令其他人的生活有巨大改善。即使公公婆婆跟我分享一些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不便、病痛、不適等,或者當他們認為政府給予的支援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和治病的開支,但作為義工,我只能反饋讓社工知道,為他們安排送飯,家居清潔或家訪等服務。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位有癌症的伯伯告訴我,政府的高齡生活津貼與傷殘津貼只可以申請其中一個,日常因醫病而起的額外費用使他入不敷支。大部分我所接觸到的長者,財政狀況都只是尚可應付。也有長者與子女和親戚關係疏遠,令獨居的他們無依無靠。當刻聽到,我慨嘆自己在社會中的能力有限,因為我當刻並未能為他們提供即時的援助。但後來我意識到,即使我所做的義工服務並未能直接幫助到佢他們,或者改變現狀。 但我並不應就此輕視自己作為義工的力量。受惠者只是需要一個聆聽者,一些認同、鼓勵或希望。雖然我不能改變現狀,但我可以改變他們的心態,「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在進行社會服務的過程中也讓我找到一個「身分」。初入大學的我,認為自己本科出路較廣,感覺前途迷茫;但義工活動為我找到自己的定位,增加我對社會中不同弱勢群體的認識,尤其增加和長者接觸的機會,幫助我了解後來在聯合書院社企實習時的服務對象。我在實習前已充分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擔憂,從而以一己之力推動為專門為長者設計和製作康健服裝的社企發展。將來,我希望可以投身醫療行業,在工作中做到以人為本,幫助社會中更多有需要的人。
再者,社會服務讓我體驗到以其他人的角度生活。我平常都是一個焦急的人。但當我帶長者外出時,尤其當部份參加者需要用到柺杖,我都會額外提醒自己要放慢腳步,或以電梯替代走樓梯,與我平日常的習慣截然不同。我從中建立了耐性,會細心聆聽長者的故事或經歷。我了解到最自然和恰當的溝通方式可以讓他們道出一些不知如何表達的需要和感受。
另外,義工活動給予我滿足感。可能這個服務對象只是我一天中接觸的其中一個,但這一段對話對他們來說意義深遠。因為隱蔽長者過着孤獨的生活,即使已經習以為常,但也希望被關懷,有人願意聆聽他們說話。即使在一個短短15分鐘的談話中,我可以感受到獨居長者的歡樂,聽到他們笑令我有滿足感。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義工活動都能順利完成。有些長者會對陌生人有警覺性而對我有戒心。有些有認知障礙的老友記可能受藥物影響,會出現邏輯紊亂,說出一些不太有善的說話。但在活動中見到有其他比我更熱心的義工,例如本身有正職,或者是家中長輩的照顧者。即使他們身兼數職,仍願意付出私人時間。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更有動力,即使只是義務工作也應盡力完成。
以前我曾經對擔任義工沒有信心,認為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義工活動,或者對義工活動有興趣但無從入手。如果同學對義工活動有興趣,即使與自己主修科目不相關也可以嘗試。雖然主修社會工作的同學會比我更能勝任長者中心的義工服務,但我認為不應本著一個自己不重要的心態,不要看輕一個人的力量。擔任前線或後勤支援的角色也好,每個人也可以運用自己的長處來減輕社工和醫護人員的工作,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做統籌或者給予專業意見。義工的角色對整個團隊運作都有幫助。
最後,我特別希望鳴謝聯合書院的彭小姐,於去年鼓勵我持續參加更多義工活動,能讓我堅持完成整個義工計劃。完成聯合書院義工服務計劃只是一個里程碑,在計劃完結後,我依然保持參與社會服務的習慣,希望以熱誠延續「助人自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