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心善的醫學生——鄧童
校園記者: 歐嘉詠(新傳三年級)
中大聯合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六年級鄧童同學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中獲頒「卓越表現獎學金」,鄧同學去年更聯同另一位醫科同學走訪了21名醫院背後的無名工作者,包括醫院廚師、手語傳譯員等,出版《杏林深處》一書,通過文字記錄他們的工作和故事。
鄧童與聯合書院頗有淵源。小時候,她已跟同屬聯合書院的爸爸參加書院一年一度的校友日,也記得參與過手工肥皂工作坊、種蘿蔔等活動。鄧同學表示她在面試時感受到中大的人文精神,認為十分適合自己。例如教授會和同學交談,結束後還有師兄姐分享。這種互助互愛的精神令鄧同學觸動不已,更表示從未後悔入讀中大。在同學和教授的幫忙下,很快便適應中大的學習環境。2019年,鄧同學還參加了聯合書院舉辦的荷蘭交流活動,進一步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社交圈子。
鄧同學表示跟醫生目標一致——救治病人,符合注重和諧的性格。她不但喜歡文理科,還享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所以一直心儀醫學系。疫情改變了鄧同學的學習模式,她只能通過ZOOM,觀察醫生的問診過程。然而,她仍有機會跟隨社康護士外訪,留下深刻的學習經驗。社康護士負責為出院的病人提供護理服務,如抽血、換紗布等,讓病人省下排隊時間。有次,她跟隨社康護士到鰂魚涌探望一位患有胰臟癌的女病人。病人雖然已經出院,但傷口並未痊癒,需要定期更換紗布。該位病人行動不便,相依為命的兒子又要上班,無暇照顧自己,唯有倚靠社康護士的照顧。鄧同學表示如果一直待在醫院裏診症,就無法了解到病人的隱性需要。她明白到,醫生除了要處理病人的短期病患,還要判斷病人後續的情況,並及時轉介,為病人提供全面的治療。
對她來說,義工活動並非一份工作、一門作業,反而是一項令人放鬆的方法。「天天讀一樣的書,但還是一竅不通」,失敗讓自己充滿挫敗感。此時,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堅持下去。她指做義工比學習更容易帶來成功感,只要幫助到別人,自己便會感到滿足和快樂,簡單的電話慰問也能達到同樣效果。她建議同學按自己的興趣、長處和時間安排選擇服務活動,全心投入與團隊一起探索的過程。她曾到觀塘一間學校,與少數族裔的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有許多同學都有明確志向,但不知道該怎樣做。」因此,她認為這個活動最具意義的地方是幫助有志青年追尋夢想。通過參加這類活動,鄧同學對少數族裔的了解也更深,例如在公立醫院求醫時的問題、能否通過廣東話表達訴求等,相信這類經歷能讓自己之後做醫生時會幫到他們。
至於為何突發奇想出書,鄧同學指過往的實習經驗是一個契機。身為實習學生,她笑言自己並不能分擔主診醫生的負擔,還擔心自己礙手礙腳。此時,她留意到有一群「無名英雄」默默為醫院付出。例如:清潔工人會替實習生安排座位、清潔工具。護士們各司其職:抽血、換藥、打針等。有賴他們,才能分攤前線醫護人員的負擔。她想將這群默默付出的精神發揚光大。
初時,投稿的電郵都石沈大海。幾經波折,終於得到萬里出版社答允。為收集寫作內容,她笑言自己是站在威爾斯醫院門外的天橋上,攔截路人,感恩的是仍有不少人願意接受「陌生人」的採訪。後來,經過醫學院幫忙,兩人聯絡到威爾斯醫院,對方也邀請了不少醫院內部人員接受訪問。因為兩人都是五年級學生,有不少作業和實習工作,還需要找其他醫科生幫忙訪問。「《杏林深處》得以出版,有賴眾人的支持。」
眾所週知,「病人餐」味道寡淡,讓人難以下嚥。鄧同學笑言,雖然很多人投訴「病人餐」,但廚師必須根據醫院指引,準備低卡路里、少油、少鹽的菜品,可謂「盡心盡力」了。然而,廚師也會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為病人送溫暖。她指有位小朋友因全身燒傷,經常回醫院覆診。久而久之,他便認識到醫院廚師。每逢小朋友覆診之時,廚師都會為他特別炮製菜餚。小朋友非常感謝對方的關懷,後來更畫了一張感謝卡送給廚師。鄧同學靦腆地表示,這種感人的小故事讓她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十分深刻,她把這些也記錄在《杏林深處》裏。
談及短期目標,鄧同學指自己會先處理實習工作。「學生自然是投入百分百的心思在學習上,但成為醫生後,一舉一動都會涉及病人的福祉,所做的決定已不是考試時的填充題。」她相信實習初期會比較忙碌,但仍希望能參加更多非政府組織舉辦的活動,服務更多社群。自己也正考慮出版《杏林深處》第二版,因篇幅所限,上次出版的書只採訪了21人,但醫院裏還有許多「無名英雄」值得被記錄呢!
鄧同學雖是一位醫學生,但仍以一己之力,為社會傳播愛與關懷,與中大的人文精神不謀而合,值得學習。